科技是發(fā)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前瞻研判科技發(fā)展帶來的規(guī)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zhàn),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倫理審查規(guī)則及監(jiān)管框架?!蹦X機接口是當前科技發(fā)展的前沿領域,也將成為未來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賽道。我們要堅持科技向善,前瞻性研判腦機接口技術帶來的倫理挑戰(zhàn),明確其倫理界限,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2024年,全球首例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取得成功。腦機接口技術在人腦上的使用,讓我們想起英國作家赫胥黎的小說《美麗新世界》。在這部小說中,作者虛構了一個完全被技術改造的未來社會,小說中的大多數人都被生物技術所操縱。今天,一些曾經只能在科幻小說、電影里出現的故事,在腦機接口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形勢下,仿佛正在變成現實。而一旦腦機接口技術在成熟后開始廣泛應用,必將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其未知遠大于已知,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行前瞻性研判。
腦機接口技術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1924年,德國的漢斯·伯杰在一名顱骨缺陷病人頭皮上記錄到了電流計鏡面的微小振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記錄到人腦電活動。1973年,美國科學家雅克·維達爾首次提出“腦機接口”一詞,意指一個可以將腦信號轉化為計算機控制信號的系統(tǒng)。2024年1月,全球首例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成功完成。腦機接口技術在歷經數十年的發(fā)展后,目前已進入應用實驗階段。腦機接口也是我國不少公司重點研究的前沿領域。當然,正如相關領域專家指出的那樣,盡管腦機接口技術在當下已經取得了迅速的發(fā)展,但其技術上的不足仍未完全解決,如腦植入軟件設備與算法的故障與偏差、傳感器生物相容性低而產生的生理排斥、腦機接口技術的低治愈率等。
鑒于腦機接口技術是對大腦神經活動的干預和指導,其技術會對人的認知、實踐系統(tǒng)產生影響,在該技術尚未完全發(fā)展成熟時,便無法保證其不會給人體帶來不利的影響,在實踐使用中尚存在著潛在的倫理風險。我們必須堅守科技向善的價值準則,恪守維護人的尊嚴這一技術發(fā)展的底線,前瞻性為腦機接口技術的發(fā)展設置必要的倫理界限。從促進腦機接口技術良性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合理的做法是應該嚴格區(qū)分不同腦機接口技術的類型,建立分類管理機制。
在理論上,腦機接口技術可根據其使用的方式和目的分為不同類型。例如,根據是否植入人的大腦內部,腦機接口技術可具體分為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和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兩類。對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由于其不會植入人的大腦內部,只是作為身體的輔助工具使用,對身體產生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一般可采取較為寬松的倫理審查措施。不過,考慮到腦機接口技術是對大腦神經活動的干預和指導,其最終會作用于人的認知和實踐活動,自然應遵循自主、不傷害、有利、公正等國際公認的基本倫理準則,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倫理規(guī)范,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并接受所在單位倫理委員會的審查。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具有更大的倫理風險,其使用除了應遵循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上述要求以外,還需進行更嚴格的倫理審查。
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腦機接口技術又可具體分為修復型腦機接口技術和增強型腦機接口技術兩類。修復型腦機接口技術以醫(yī)療為目的,想要實現的是對某些神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由于這事關個體最基本的生命和健康利益,而保有個體基本的生命和健康利益是個體最基本、最正當的利益訴求,所以該技術的使用在理論上的爭議并不大。不過,考慮到腦機接口技術是對大腦神經活動的干預和指導,相關研究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該技術的使用可能會給人的身心帶來影響,對使用中可能導致的身心傷害與權利侵犯應采取嚴格的倫理審查措施。對于增強型腦機接口技術,由于該技術尚處于發(fā)展初期,技術適用的社會領域、合理的增強程度還不確定,其對人類造成的不利影響還不明確,相較于修復型腦機接口技術,存在更多的未知風險。所以,在使用增強型腦機接口技術時,需充分考慮其使用的風險和收益,采取更嚴格的倫理審查措施,把對人類造成的消極影響最小化。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全球衛(wèi)生學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